耳聋如何分类?症状有哪些区别?南京看耳聋专业医院

发布时间:2025-08-16 点击数量:81
耳聋是临床常见的耳鼻喉疾病,听力作为人体重要的感知功能,直接影响日常交流与生活质量。导致耳聋的原因复杂多样,其中突发性耳聋需格外警惕——若未及时就医,可能发展为永久性听力损伤。了解耳聋的分类、常见误区及治疗方法,是做好预防与干预的基础。
 
一、耳聋分3类,病因不同症状与应对有差异
 
根据听力损伤的病变部位与性质,耳聋主要分为传导性、神经性、混合型三类,不同类型的病因与表现有明确区别:
 
1.传导性耳聋
 
声音需通过外耳、中耳(如鼓膜、听骨链)传递至内耳,若这一通路受阻,就会引发传导性耳聋。最常见的原因是中耳炎(如分泌性中耳炎导致中耳积液、化脓性中耳炎损伤鼓膜),此外,外耳道堵塞(如耵聍栓塞)、中耳畸形等也可能导致此类耳聋。这类耳聋的特点是“听力下降多为轻度至中度,通过治疗原发病(如手术修复鼓膜、清除中耳积液),听力多可明显改善”。
 
2.神经性耳聋
 
病变发生在内耳(如耳蜗)或听觉神经通路,导致声音信号无法正常转化为神经信号,或神经信号无法传递至大脑。常见类型包括:
突发性耳聋(突然发生,多与内耳供血不足、病毒感染相关);
 
爆震性/噪音性耳聋(长期暴露于噪音环境或突然遭受巨响,损伤耳蜗毛细胞);
 
药物性耳聋(使用耳毒性药物,如某些抗生素、利尿剂,损伤听觉神经);
 
老年性耳聋(随年龄增长,内耳与神经功能自然衰退)。
 
这类耳聋的核心特点是“听力损伤多为不可逆,早期干预(如药物治疗)可挽救部分听力,晚期需依赖助听器或人工耳蜗”。
 
3.混合型耳聋
 
患者同时存在传导性耳聋和神经性耳聋的病因,比如“中耳炎合并听神经瘤”“中耳畸形伴随内耳神经损伤”等。这类耳聋的听力下降程度通常较重,治疗需“针对性解决传导问题,同时改善神经损伤”——例如通过手术修复中耳结构,再配合助听器改善神经损伤导致的听力缺失。
 
二、误区澄清:耳屎一般不致聋,但这类“伪装者”要警惕
 
很多人担心“耳屎多了会导致耳聋”,但实际上:
 
正常耳屎(医学称“耵聍”)不会致聋,反而有保护耳道的作用——它能阻挡灰尘、异物进入耳道,还能抑制细菌滋生,通常会随咀嚼、说话等动作自然排出,无需频繁清理。
 
需要警惕的是外耳道胆脂瘤——这类疾病常被误诊为“耳屎”,导致患者忽视治疗。郑雅丽医生提醒:外耳道胆脂瘤并非普通耳屎,而是外耳道皮肤角化异常形成的“白色或黄色胆脂瘤组织”,会像“肿瘤”一样不断生长,不仅会堵塞耳道,还可能侵蚀鼓膜、听骨链,最终造成不可逆的听力损伤,甚至引发颅内感染。若发现耳道内有“硬块”且清理困难,或伴随耳痛、流脓、听力下降,需及时就医,切勿自行挖耳。
 
三、科学治疗耳聋
 
不同类型的耳聋,治疗方案差异显著,核心原则是“早诊断、针对性干预”:
 
1.传导性耳聋:以“手术治疗”为主,恢复传导通路
 
若由中耳炎、鼓膜穿孔、中耳畸形等引起,需通过手术解决原发病——例如鼓膜修补术修复破损鼓膜、鼓室成形术改善中耳通气、清除中耳积液等,多数患者术后听力可明显提升。
 
2.神经性耳聋:“早期药物+晚期辅助设备”,挽救听力关键在“早”
 
早期(如突发性耳聋发病72小时内):需及时使用药物治疗,如改善内耳微循环的药物、激素、营养神经的药物等,部分患者可恢复部分听力;
 
晚期(如听力损伤超过3个月,或老年性、噪音性耳聋):药物治疗效果有限,需通过“助听器”或“人工耳蜗植入术”改善听力——助听器适合轻中度神经性耳聋,人工耳蜗则适合重度、极重度耳聋患者。
 
3.混合型耳聋:“手术+辅助设备”结合,兼顾两种问题
 
手术仅能解决传导性部分的问题(如修复中耳炎导致的中耳损伤),而神经损伤部分无法通过手术逆转,需在术后配合助听器,才能全面改善听力。
 
最后提醒:若突然出现听力下降、耳闷、耳鸣,或长期存在听力模糊,需第一时间到正规医院耳鼻喉科就诊,通过听力检查(如纯音测听)、耳内镜检查等明确耳聋类型与病因。尤其是突发性耳聋,黄金治疗时间为发病后72小时内,拖延越久,永久性耳聋的风险越高。

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,或是想获取专业的治疗建议,可点击在线咨询医生,或拨打仁品咨询问诊电话:025-85262032,会有专人为您答疑解惑,网上预约还可享受挂号优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