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急性、慢性、过敏性)鼻炎如何缓解?南京看鼻炎医院

发布时间:2025-10-14 点击数量:57
鼻炎患者常因症状与感冒相似而误用药物,或依赖滴鼻剂形成依赖。其实,不同类型的鼻炎(急性、慢性、过敏性)缓解方式不同,需针对性处理,同时规避常见误区。
 
一、急性鼻炎:对症护理+合理用药,避免滥用抗生素
 
急性鼻炎多由病毒感染引发,以鼻塞、流涕、低热为主要症状,缓解重点在“支持治疗+对症用药”。
 
1.基础护理
 
饮食清淡,多喝温水,促进排尿和排便,帮助身体排出毒素。
 
症状初期可尝试发汗疗法,如洗热水澡,或用生姜、红糖、葱白煮水热服,帮助缓解初期不适。
 
2.对症用药
 
鼻炎症状明显时,可选用通窍鼻炎胶囊、鼻舒适片等中成药缓解。
 
若出现发热、头痛,可服用维C银翘片、感冒灵胶囊等含解热镇痛成分的药物。注意:不可同时服用两种及以上感冒药,避免药物成分过量导致不良反应。
 
伴有咳嗽、咳痰时,需针对性使用镇咳或祛痰药物。
 
3.关键误区:除非经医生诊断合并细菌感染,否则严禁自行服用抗生素。抗生素仅对细菌有效,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鼻炎无效,滥用还可能导致耐药性。
 
二、慢性鼻炎:谨慎使用滴鼻剂,掌握正确用药方法
 
慢性鼻炎以长期鼻塞为主要症状,患者易依赖滴鼻剂,但需注意“使用频率”和“正确方法”,避免引发药物性鼻炎。
 
1.滴鼻剂使用原则
 
避免长期、频繁使用滴鼻剂,尤其是血管收缩剂类(如呋麻滴鼻剂、鼻眼净、盐酸羟甲唑啉滴鼻剂)。这类药物短期可缓解鼻塞,但长期使用会导致鼻黏膜依赖,停药后鼻塞加重,形成恶性循环。
 
若需使用,建议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,且需在医生指导下控制频率。
 
2.正确滴鼻方法(徒手负压法)
 
根据文献报道,徒手负压滴鼻可延长药效、提高效果,具体操作如下(需注意时间单位为“分钟”,滴数为“34滴”):
 
a.用药前轻轻擤净鼻涕,躺在床上垫高肩膀,使头部后仰至与身体成直角,头部高度略低于肩部,随后头偏向患侧(鼻塞严重的一侧)。
 
b.左手食指按住健侧鼻翼(无鼻塞或鼻塞较轻的一侧),右手持药瓶向患侧鼻孔滴入34滴药液。
 
c.迅速用右手无名指间断按压患侧鼻翼,同时通过患侧鼻孔主动用力向上吸气,保持510分钟。此方法可让鼻腔形成负压,将药液吸入鼻腔深部,减少药液流入咽喉部。
 
三、过敏性鼻炎:预防用药+规范抗敏,避免错用药物
 
过敏性鼻炎由接触过敏原引发,以鼻痒、打喷嚏、清水样涕为主要症状,缓解重点在“预防+抗敏用药”。
 
1.核心用药原则
 
过敏性鼻炎需使用抗过敏药物,非过敏性鼻炎(如急性、慢性鼻炎)不可使用,避免药物无效或引发副作用。
 
常用药物包括激素鼻喷剂、抗组胺鼻喷剂、口服抗组胺药、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,具体用药需根据病情轻重,由医生判断选择。
 
2.提倡“预防用药”
 
对于发作时间固定的过敏性鼻炎(如季节性鼻炎,春秋季花粉过敏),可在发作前2周提前用药,进行预防性治疗。
 
药物需坚持使用至过敏季节结束,最大程度减少鼻炎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。
 
四、重要提醒:所有用药需遵医嘱
 
无论哪种类型的鼻炎,若症状反复或持续加重,都应及时就医。任何药物的使用(包括滴鼻剂、口服药)都需经过医生指导,不可自行根据症状判断用药,避免因药不对症或剂量不当加重病情。
 
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,或是想获取专业的治疗建议,可点击在线咨询医生,或拨打仁品咨询问诊电话:025-85262032,会有专人为您答疑解惑,网上预约还可享受挂号优惠